1月14日至17日,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将在广州隆重召开,各界政协委员将齐聚一堂,为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。 作为港区省政协委员,庄守堃积极发挥双重角色,以香港视角洞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,推动三地合作,并为广东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今年,庄守堃聚焦无障碍环境建设、细胞治疗产业发展和中医药应急救助等关键议题,提出了全面深入且切实可行的建议,为湾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一、以“全运会”为契机,推动无障碍产业集群发展
“以‘全运会’高质量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可持续‘无障碍产品’产业集群发展”的提案备受关注, 获得51位委员联名。
庄守堃委员指出,随着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》的施行,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成为国家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。他建议,以即将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“全运会”为契机,打造一批无障碍龙头企业,推动无障碍产业集群发展。具体措施包括:
无障碍环境认证:由国家权威机构对相关场馆和设施进行无障碍环境认证,提升公信力。
打造无障碍线路:对重点场外配套、交通以及关键节点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,打造全线路链条无障碍交通游玩体验。
产业规划:制定《“无障碍产品”产业集群发展规划》,推动无障碍产业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。
区域协同:推动无障碍《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建设》,促进三地无障碍产业发展。
二、助力全运会,发挥红十字会优势,发展富中医药特色的湾区应急救助
庄守堃委员指出,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,区域内大型活动日益增多,对应急救助的需求也日益增长,而即将举办的全运会,对应急救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他建议发挥红十字会优势,探索以中医药为特色的湾区应急救助,提升湾区应急救助能力。具体措施包括:
建立中医药应急救助体系:组建专项小组,整合资源,打造专业队伍,提供及时、高效的中医药应急救助服务。
深化红十字会与中医药合作:强化合作机制,共筑应急防线,融入中医药特色,提升救助效能。
完善区域协同机制: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应急救助协同机制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深化港澳合作,共建标准体系。
加强培训与宣传:依托红十字会培训体系,深化中医药应急知识普及,开展多元化宣传推广活动。
优化设施与设备:加大资金投入,提升应急救助硬件水平,设立专业站点,配备齐全中医药急救资源。
试点示范与未来发展:试点先行,示范引领,经验总结,全面推广,以全运会为契机,深化服务入户,创新服务模式,增加就业岗位。
三、建设细胞治疗国际交流中心及流通中心,提升广州生物科技竞争力
庄守堃委员认为,细胞治疗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,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他建议在广州建设细胞治疗国际交流中心及流通中心,提升广州在全球细胞治疗产业中的竞争力。具体措施包括:
国际交流中心:依托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,汇聚世界一流人才与企业,打造细胞治疗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。
国际流通中心:借助南沙细胞治疗临床应用优势,建设一流的细胞治疗实验室和流通设施,形成完整产业链。
标准体系:制定完善细胞治疗领域的医疗安全标准、执行标准、管理标准和执法标准,确保产业健康发展。
区域合作:加强与港澳合作,共同制定《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》,推动细胞治疗产业的互联互通和标准化建设。
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,庄守堃表示能够参与并亲眼见证大湾区的迅猛发展,感到无比荣幸。大湾区不仅是深化改革开放的“试验田”,更是牵引改革开放的“发动机”。他強调,我们正不断凝聚共识,全力推动“硬联通”、“软联通”和“心联通”的实现,为广东省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。在“一国两制”的伟大事业中,我们将充分发挥智库的积极作用,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,讲好“中国故事”和“湾区故事”,共同守护并深化“一国两制”这一优越制度,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。